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三百八十五章两万里巨城

三十六计,之第十五计,为调虎离山:待天以困之,用人以诱之,往蹇来返。

三国之时,调虎离山之计的经典战例为,后三国时代,诸葛亮出兵攻打魏国时,驻扎于祁山。

祁山道路崎岖,运输粮食十分不便。

于是,诸葛亮设计了木牛流马,命人在上方谷制造。

有了木牛流马,蜀军来回运输粮草就方便多了。 司马懿见蜀军不停地运送粮食,似乎打算长期作战,就派兵截击蜀军的粮队。路上魏军见一队蜀军正往上方谷运粮,便一拥而上,蜀军大败,有几名蜀兵被俘虏了。

司马懿审问被俘的蜀兵,得知诸葛亮在上方谷,蜀军每天都往上方谷囤积粮食。

司马懿听了非常高兴,连忙让部将率兵攻打祁山,引开诸葛亮的注意。而他自己则去进攻上方谷,烧掉蜀军的粮草。

诸葛亮听说司马懿出兵攻打祁山,果然前去救援了。司马懿趁机率领五千精兵,向上方谷杀去。但是,蜀军早就按照诸葛亮的吩咐,在谷口设置了埋伏。

蜀军把司马懿的大军诱骗到上方谷内,然后,立即放火烧谷口。顿时,整个山谷都是大火,司马懿无路可退。就在这危急的时刻,突然下起了大雨,司马懿这才得以逃命。

司马懿率军回大营,却发现大营已被蜀军占领了,于是只好向渭河方向逃去。这时,去攻打祁山的魏兵也大败而回。司马懿回头一想,原来是自己中了诸葛亮的调虎离山之计了。

按李孟羲所想,调虎离山之计,与围魏救赵有一些相同的地方,其相同点在于,目的都是用计谋去调动敌人。

花费约有一年之功,李孟羲终于把兵书编完。

又等一年,这一年,李孟羲就呆在长安,时时注意从各地来的急报,一年下来,天下各地发洪水的有,闹旱灾的有,闹蝗灾的也有。

但是,李孟羲没见哪里有再报瘟疫,这说明,汉末最大的人口杀手,伤寒疫终于被消灭了。

中原事了,李孟羲终于可以放心的把目光投向北方草原,那里,有很多胡人。

终归是威胁。

草原威胁该如何一劳永逸的解决呢。

李孟羲想来想去,没有好的方法。

筑长城?

因为有了混凝土,可以以很廉价的方式,筑成真正的万里长城,并且,工本极低,且原始水泥混凝土的寿命极长,存在个几百年,根本没得问题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